美国上调经济增速预期 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基调未变

时间: 2020/12/18 21:55:44 浏览量:          

  编者按

  今年3月,美联储迅速将利率降至接近零的水平并开启了“无上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在市场存在利好因素的情况下,美联储将如何调整货币政策指引以及对明年美国经济的预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2020年,全球经济以及金融市场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为支撑经济复苏,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全球主要央行纷纷拧开流动性“水龙头”,开启超常规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行至年末,新冠疫苗研发取得积极进展以及英国和美国将率先接种新冠疫苗的消息,增加了市场对于全球经济复苏前景的乐观预期。

  在此情况下,美联储今年最后一次的货币政策会议受到了市场普遍的关注。今年3月,美联储迅速将利率降至接近零的水平并开启了“无上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在市场存在利好因素的情况下,美联储将如何调整货币政策指引以及对明年美国经济的预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图解新闻

  购债结构和规模指引未发生变化

  当地时间12月16日,美联储12月货币政策会议结果宣布。与市场预期相符,美联储维持当前利率水平不变,将基准利率维持在零至0.25%区间不变,将超额准备金率(IOER)维持在0.1%不变,将贴现利率维持在0.25%不变,委员们一致同意此次的利率决定。

  事实上,在美联储召开12月货币政策会议前,市场对于美联储保持当前利率水平早有预期。美联储公布的最新点阵图显示,预计将维持利率在当前水平直至2023年,与9月一致。在随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已经给美国通胀造成重大影响,在美国通胀重返正轨之前,不会提前加息。

  而在购债计划方面,市场此前预计,美联储在12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将就购债计划的构成以及期限做出前瞻性指引的调整,例如,包括卖出较短期限国债 (1-5年期),买入较长期限国债 (比如10年期、30年期),以压低近期因美国经济转好而导致长债收益率不断抬升的情况。

  不过事实证明,美联储的决定并不符合市场的预期。“美联储每月将继续购买至少8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至少400亿美元的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直到朝着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目标取得进一步实质性进展为止。这些资产购买有助于促进市场平稳运行和宽松的金融环境,从而支持信贷流向家庭和企业。”美联储在此次货币政策声明中表示。与此同时,鲍威尔表示,美联储不会就“实质性进展”给出明确的指标,不过在收紧购债之前,将提前发出警报。

  经济与通胀复苏前路挑战继续

  从今年3月至今,美国经济已经开始从新冠肺炎疫情的打击中出现温和复苏。美国国会推出新一轮财政刺激计划的可能性上升以及新冠疫苗取得积极进展成为近期影响美国经济复苏前景的利好消息。不过,疫情的阴霾还远未散去,美联储仍无法掉以轻心。

  货币政策声明显示,美联储寻求在长期内实现最大就业和2%的通货膨胀率。由于通胀持续低于这一较长期目标,美联储将致力于在一段时间内实现通胀适度高于2%的目标,以便通胀率在一段时间内平均为2%,长期通胀预期保持在2%。预计将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直到达到这些结果。

  相比于9月时的预测,美联储在最新的预测中上调了对于2020年以及2021年美国经济增速的预期。美联储预计,美国2020年GDP增速预期中值为-2.4%,高于9月预期的-3.7%;2021年美国GDP增速预期中值为4.2%,高于9月时的4%。

  另外,在失业率方面,美联储预计,美国2020年底失业率预期中值为6.7%,低于9月时的7.6%;2021年底失业率预期中值为5.0%,低于9月预期的5.5%。在通胀率方面,美联储的预期并未发生明显变化,2020年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预计为1.2%,与9月预期持平。2021年PCE指数预期从9月时的1.7%小幅上调至1.8%。

  在12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美联储再次强调了经济的走向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毒的发展过程。目前的公共卫生危机短期内将继续对经济活动、就业和通货膨胀构成压力,并对中期经济前景构成相当大的风险。因此,尽管近期新冠疫苗的消息提振了市场情绪,但美国持续攀升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正在威胁着美国经济的复苏。数据显示,美国11月零售销售较前月下降1.1%,几乎所有部门的销售均下降,美国经济复苏前景依然充满不确定性。

 

 
上一篇:欧元区经济萎靡不振 欧洲央行或加码货币宽松 下一篇:9000亿美元财政刺激法案有望推出 美国经济不确定性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