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时间: 2020/11/2 15:31:34 浏览量: |
当前,全球经济正经历数字化转型,数字贸易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世界各国纷纷立足自身优势抢先布局数字贸易新格局。在此大背景下,我省应牢牢把握住数字赋能和经济双循环的双重机遇,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抓紧确立我省在数字贸易领域的国内龙头地位,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浙江省国际数字贸易协会在省商务厅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于2020年4月正式成立,作为全国首家在民政部门正式注册的数字贸易行业协会,为顺应数字经济时代的贸易变革新局势,协会积极建设数字贸易智库,探索数字贸易发展新模式、新路径,为政府部门建言献策,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思路。 一、正确认识“双循环”重大机遇 当前我国经济正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向贸易强国迈进的必由之路。 (一)经济双循环并非我国独创,世界强国也曾经历 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上来看,美日德三国均在过去几十年间经历了经济双循环,经历了从资本密集或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并通过一系列政府产业政策的扶持完成了经济转型,实现了经济质量的提升。直至今日,美国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居民消费占美国GDP的比重达70%。我国正经历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过程,尤其是疫情当下,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我国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经济双循环恰逢其时。 (二)以内循环为主体并非闭关锁国,是更大格局的开放 我国提出以内循环为主体的经济双循环并非闭关锁国,相反是更大格局的开放,打造双循环是为了更好地推行疫情过后的新的全球化,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扩大内需,有效利用国内国际两个资源、两个市场,把中国经济发展好,同时使中国经济同世界经济更好更深刻地融合。双循环模式将更好发挥内生动力的作用,为疫后中国经济率先复苏提供了保障。中国经济的复苏为全球经济复苏起到稳定作用,为我国更大格局的开放奠定基础。 二、我省发展数字贸易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双循环的基础保障 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服贸会开幕致辞时强调:“我们要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共同致力于消除‘数字鸿沟’,助推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习总书记指明了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的发展方向。9月9日,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在省委常委会上强调,浙江作为贸易大省,要把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作为开新机育新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发力点。以数字贸易为主攻方向,积极探索“服务+数字”的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谋划建设数字贸易高能级平台。 2019年以来,我省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大力发展数字贸易的战略部署,数字贸易促进、研究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五个一”工作均为全国首创,目前也都是全国唯一。 (一)成立全国第一家数字贸易协会 2020年4月,经省民政厅发文批准,在原省服贸协会、省国际货代物流协会基础上重组成立浙江省国际数字贸易协会,这是全国第一家,目前也是唯一一家数字贸易行业协会。协会设立服务贸易分会、货代物流分会、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分会的架构,充分凸显“数字+服务”的办会宗旨。 (二)发布全国第一个省级数字贸易分析报告 2020年3月,在省商务厅指导下,省数字贸易协会凭借在服务贸易统计有十年工作积累的基础上,发布《2019年度浙江省数字贸易分析报告》,这是全国第一个专门针对数字贸易的研究分析报告,截止目前也是唯一一个省级层面的专题报告,在兄弟省市引起较大反响。8月,协会发布《2020上半年浙江省数字贸易分析报告,基本形成了常态化的月报制度。 (三)发布全国第一份数字贸易企业百强榜单 2020年9月,在北京服贸会浙江主题日活动上,省数字贸易协会发布“2019度浙江省数字贸易百强&数字贸易行业最具影响力企业”榜单,得到业界一致好评,被认为既是浙江智库对数字贸易边界的认识和再梳理,也是浙江数字贸易领域龙头企业的全景展现。榜单发布还受到了省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达到了树立典型、宣传先进、扩大浙江数字贸易影响力的目的。 (四)筹建全国第一家数字贸易研究院 2020年9月,由省数字贸易协会主导发起的浙江省钱塘数字贸易研究院名称获批。研究院以“开展数字贸易实践研究,推动数字贸易创新融合,积极培育贸易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和竞争新优势,为浙江数字贸易提供智库力量”为宗旨,由浙江大学在内的数十所高校的研究力量和省内数字贸易重点企业的管理团队组成,倾力打造的“钱塘数字贸易论坛”已经拉开帷幕,首场以“数字贸易概念”为主题的活动10月14日在海聚中心成功举办,反响不俗。 (五)筹建全国第一个省级数字贸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数字贸易规则、标准制定事关重大,是抢占数字贸易话语权的至胜关健。在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支持下,省数字贸易协会联合中国计量大学就建设数字贸易省级标技委达成一致态度,根据申报方案,省级数字贸易标计委成立后,将围绕“先人一步打造以数字贸易为标志的新型贸易中心”的目标,从数字贸易便利化、数字贸易管理与评价、数字贸易服务规则、数字集成平台管理等方面入手,筹划建立统一的标准体系,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 三、以数字赋能,畅通双循环的举措建议 1.厘清概念边界,研究数字贸易标准 随着数字化逐渐成为所有产业的底层基础,无论是货物贸易还是服务贸易都将朝着数字贸易方向发展,经济双循环的畅通更加应该搭上数字贸易大发展的顺风车。然而目前我国针对数字贸易的相关研究和标准的制定仍有大量空白需要填补。应尽快研究厘清概念边界,推动关于数字贸易标准化、制度化和深度化的研究探索,目前我省已着手筹备建设浙江省数字贸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应支持数字贸易标技委尽快落地并推动省级标技委向国家级标技委升级,推动数字贸易评价体系、数字贸易发展指数的构建,向全国展示数字贸易标准化的“浙江样板”。 2.深化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发挥产业引领示范 今年4月,商务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公告,认定12个园区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物联网产业园榜上有名。浙江应尽快制定基地建设的实施方案,研究出台具体支持政策,并以此为契机打造浙江省数字贸易示范区,加快服务出口数字化转型,培育数字服务出口新主体,积极推动数字服务行业扩大对外开放,为畅通经济双循环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 3.加大人才支持力度,推动新型智库建设 数字技术是建立在ICT基础上的,并正从之前的支撑系统进化为生产系统和决策系统。对于从业人员而言,要求较高的专业化程度。数字贸易在国际化专业人才、相关立法、税赋征收、海关监管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困难。我省应充分发挥数高校资源,着力打造数字技术人才孵化基地,坚持自身培养和高端人才引进“两条腿走路”,为数字贸易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4.探索数字贸易统计,监测产业发展动态 目前,我国统计部门对数字贸易并没有建立相应的数据统计制度,也没有针对数字贸易细分领域进行分门别类统计,无法形成完善的数据体系。数据统计是基础性、前瞻性工作,是反映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的指南针,应积极探索数字贸易统计,从服务贸易、跨境电商等关联领域中尝试整理归集并形成相关统计制度,并根据制度制定相关发展目标及产业规划。 5.扶持发展中介服务平台,促进政府与企业协同发展 我省数字贸易潜力巨大,发展势头迅猛,但数字贸易涉及面广,政府、行业和企业三者之间的方方面面都迫切需要桥梁纽带或中介平台来传导、推动和协调,下情上达,上情下传。应支持相关第三方研究机构,更好地为政府部门出台数字贸易相关政策、培养人才、优化环境、完善数字贸易统计等工作出谋划策。
浙江省国际数字贸易协会 罗国正 二〇二〇年十月
(如需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
上一篇:2020 年全球数字经济新图景 下一篇:浙江省钱塘数字贸易研究院入驻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智库合作联盟 |